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成绩分数线 – 正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26日审查结束报考人数再增十万
整理自:2exam.com 2009-10-27 13:41:30
文章简介
截止2009年10月26日18:00,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工作宣告结束。就报名结束时的统计结果来看,经统计总报考人数达到146万余人,较2009年增加了40余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通过2008-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及资格审查等数据分析,报考比例持续走高。
  一、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整体报考情况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整体报考情况表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系统竞争比例图


  从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整体报考情况来看,中央党群机关毫无疑问是竞争最激烈的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系统的竞争比例数据相比较可以发现: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系统的最高竞争比例和最低竞争比例的差距缩小了。这表明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政策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报名截止时招考机构发布的简报显示:“根据从已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的情况看,报考中央机关及其省级以上直属机构的共有23万人,其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达14万人,占61 %。报考县级以下职位的共有80万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61 %。报考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共有 124万人。”

[NextPage]

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过程彰显两大变化
  (一)考生更加理智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报名时间上,70%的考生集中在后四天报名。二是在报名系统的冷热分布上,冷热差距缩小,无人报考职位减少。
  1、报名时间上的变动


  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初期阶段,日报名人数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除15日只有10218人通过资格审查外,16-19日期间的日报名人数维持在8万左右。从这一阶段略高于30万人的总报名数可以看出,相当多的考生并没有急于选择第一时间报考,而是比较冷静的选择了偏后的时间。但尽管如此,报考部门、职位的冷热程度在此时已经比较明朗。国税、海关两大部门吸引了众多报考者,火热程度非比一般,而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再度成为冷门,报考者寥寥无几。
  20日一天的报名人数出现了下降,当天只有5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因为处在报名时间中段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报名经验不足的考生,在前期基本已经都选择好了职位并通过了资格审查,而等待最佳报考时间的“老油条”们还没有开始发力,因此出现了20日当天“青黄不接”的局面。
  而从21日开始爆发的报名“井喷”一直持续到了报考结束,21、22、23三天每天的新增报名合格人数均在20万左右,报名的最后一天更是达到了30多万,有70%的考生集中在后四天进行报名。说明大部分考生更加理智,趋向于观望后报名。这样想要简单地“趋冷避热”就更难。这也要求明后年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及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职位,提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避免“临时抱佛脚”。再次提醒各位考生:报考人数的多少只是选择职位的参考,不应将其作为影响职业生涯的首要因素。
  现在资格审查已经完毕,提醒各位考生,职位“冷”“热”只能作为参照,不能因为所报的职位竞争者相对较少就掉以轻心,放松备考。须知一方面公务员招考有最低分数线的限制,另一方面报考人数较少的职位一般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能通过资格审查的基本上都是同一水平上的竞争者,竞争激烈程度未必弱于“千里挑一”。同样,也不要因为自己报的职位竞争者特别多就妄自菲薄、失去信心,认真备考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NextPage]

 2、冷热差距缩小,无人报考职位减少。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冷热程度有所缩小,截止报名结束时,最高竞争比例为4224:1,与去年的4723:1相比,削弱不少。而相比于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截止时尚有近百职位无人报考的状况,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时有62职位无人报考,较2009年缩减了1/4,无人报考职位在各招录系统中的分布与去年相比也较为均衡。可见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工作中招录机关更注重引导平衡,考生也更趋于理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系统的招录人数和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基本吻合。而从各系统的招报比例来看,各系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导向明显
  1、平衡竞争态势。
  一方面向基层工作人员倾斜的政策降低了中央机关的招报比例,将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导向了基层岗位。改善了往年招录中中央地方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招录机关的温馨提示对平衡报考情况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倾向于基层工作人员。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政策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招考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和艰苦边远职位倾斜。
  从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来看,倾向于基层工作者的招录政策作用十分明显,中央机关的招报比例有明显降低,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了基层岗位。这也为将来的公务员招录储备了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工作人员。

[NextPage]

 三、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十大职位

  从报名情况看,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系统仍然是顶级火热的职位,达到了“沸点”位置,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大职位全部为海关系统。其中以广州海关和深圳海关报考人数最多。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排名前十的职位,全部都属于海关系统,前三名为天津海关、深圳海关、厦门海关。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报考海关的热度不减2009年。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职位具有以下特点:无特殊专业限制;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学位要求学士学位;无政治面貌要求;无基层工作年限以及相关工作经历要求;无专业考试;英语要求四级以上水平。总体来看,职位要求较低,限制少,非常适合大学应届或毕业生报考,而且工作地区多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工作环境良好,也是造成报考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
  四、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最激烈的十大职位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职位仍然是,限制条件较少的的职位。尽管每年的最热职位都会发生变化,但其中一个共同点是,报考资格条件限制少、门槛低、待遇好。比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热职位——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在专业、政治面貌、基层工作年限、相关工作经历等方面都没有作出限制,仅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大学英语六级合格。
  国税系统和海关系统仍然是传统的热门系统,竞争最激烈的十大职位中,海关占三席,国税占两席。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热门职位中,中央机关地方各占一半,而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则为中央六席地方四席,可见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政策中对有基层工作经验人才的政策倾斜起了明显的作用。

[NextPage]

 五、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遇冷职位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无人报考的62职位在各系统中的分布如下: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无人报考职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局、民航系统,气象部门。此外,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有298个职位报考人数较少,报考比例低于3:1。主要分布于铁路公安局、民航、地方审计署等系统。
  通过分析发现,个别职位出现无人报考和报名通过人数未达到计划人数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三点:
  (一)工作经验、资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职位。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一些职位要求考生须具备基层工作经验五年以上,有5年以上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经历,并持有民航管制员执照,专业素质的高要求也是民航系统一直在无人报考的职位中占据1/3以上比例的直接原因。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要求考生须具备五年基层工作经历,其中2年及以上铁路隧道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并有铁路科技工作经历,专业考试内容为:铁路隧道基本知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在参加考试的考生中,符合这样条件的人数必在少数,这无疑会将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和工作经验不丰富的考生拒之门外。
  (二)基层工作经历限制较大。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无人报考的部门中出现了一贯热门的海关系统的职位,而仔细分析南京海关淮安海关缉私分局的这一侦查调查职位,其要求包括:“审计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政治面貌不限,一年工作经历,无专业考试,报到时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或成绩在425分及以上。符合人民警察录用条件。有审计工作经历。”无论是专业、政治面貌、学历、英语水平、专业考试等要求都不高,但是“人民警察录用条件、一年审计工作经历”却使得这一职位无人报考。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的一些政策性公告中,已经了解到这次公务员考试对总体上倾斜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群。而在具体职位的招录中,工作经历的类型限制导致招录身份的特殊性过强而此类人群的数量不多,给招录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三)职位属于一线,工作较为艰苦。海事局、检验检疫局、铁路公安局的一些职位需要在一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地点也比较偏远,离家人亲属比较远,这些职位无人报考,也是考生对上岗之后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或者无法照顾亲人而做出的“冷处理”的选择。

[NextPage]

相关文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结束28日查序号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山东岗位7万余人报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后部分职位将调剂  2010国家公务员报名情况比例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最  中央在重庆公务员考录比96∶1 25055人报名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江苏最热岗位录取比1:1428  2.5万人考江西省国家公务员报考国税者达1.5万人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26日审查结束报考人数再增
    ·重庆公考成绩公布11月2日起面试要抢话说
    ·广东国税系统2009年招录公务员职位入围分
    ·2009年国家公务员调剂职位12日可查询
    ·国家公务员合格线西部边远地区给予分数倾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查询
    ·2009年国家公务员调剂结果查询
    ·2009年国家公务员分数成绩查询1月10日公布
    ·2009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
    ·如何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号?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划定分数线成绩查分
    ·2009年国家公务员短信成绩查询方式
    ·国家公务员成绩查询合格线已经划定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人力资
    ·历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分数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